當地時間3月26日,中國、日本、韓國代表在韓國首都首爾啟動了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談判。此次談判將持續3天,各方將主要圍繞自貿區談判的機制安排、范圍和方式等問題展開討論。設立自由貿易區,對中日韓三國有怎樣的意義?制約談判的關鍵因素是什么?此次談判能否取得實質性成果?人民網日本頻道將密切關注中日韓FTA談判進程,敬請關注。
最新報道
中日韓三國代表討論自貿區談判的機制安排、談判領域和談判方式等問題,還將就商品、原產地、貿易救濟、服務投資、知識產權等內容廣泛交流意見。
中日韓三國3月26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首輪談判,邁出了開展經濟合作的第一步,這意味著FTA談判終于進入正式協商階段。三方約定今年將舉行三輪談判,第一輪在韓國,后兩輪分別在中國和日本舉行。
日本會在26日開始的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中,商討有關降低關稅等議題,并致力于擴大向日本最大貿易伙伴國中國的出口,加強中日韓三國的供給鏈。
3月26日,中日韓自貿區第一輪談判在韓國首爾舉行。三方約定今年將舉行三輪談判,第一輪在韓國首爾,后兩輪分別在中國和日本舉行。
日前韓國LG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鄭成泰(音)與南孝升(音)26日發布題為《從附加價值看對外依存度》的報告。報告顯示,韓中日三國貿易中,韓國將成為最大受惠者。
設立自貿區的意義
- 中日韓三國如果形成自貿區,將會誕生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實物貿易兩成的巨大貿易圈,對于加強經貿聯系和促進東亞地區經濟融合都具有深遠意義。
談判的難點

- ■外交:中日、日韓領土爭端形成了艱難啟封的外交桎梏。在目前政治上的“冰期”可能導致三國FTA談判進入到實質狀態的時機還不成熟,此次談判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 ■經濟結構
農業:三國談判的難點主要集中于農業問題。日韓兩國對農業保護程度很高,也是食品、農產品價格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中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中日韓三國不能就農業問題達成共識,一直是組建自由貿易區的一大瓶頸。
金融服務等:對于金融服務、電信、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敏感行業,日韓希望中國開放這些行業,但其提出的“準入前國民待遇”與現行中國體制沖突。 - ■美國因素:令日本、韓國選擇更多保留的因素還在于美國的態度。眾多有關中日韓FTA談判的討論中,美國因素都是不可回避的一環,而許多觀點都指出,美國的態度為東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帶來“更多的復雜變數”。
相關專題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日本(03)3449-8257、080-5077-8156(24時間)
北京 (010) 6536-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