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首頁 | 政治 | 經濟 | 社會 | 文化 | 中日交流 | 評論 | 科技 |
      當地時間3月26日,中國、日本、韓國代表在韓國首都首爾啟動了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談判。此次談判將持續3天,各方將主要圍繞自貿區談判的機制安排、范圍和方式等問題展開討論。設立自由貿易區,對中日韓三國有怎樣的意義?制約談判的關鍵因素是什么?此次談判能否取得實質性成果?人民網日本頻道將密切關注中日韓FTA談判進程,敬請關注。
    最新報道
         

    中日韓本月啟動自由貿易協定首輪談判

      韓國外交通商部、企劃財政部等相關部門8日表示,中日韓三國政府決定從3月26日開始在首爾舉行為期3天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首輪談判。

    中日韓FTA首輪談判于本月底舉行

      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FTA交涉代表崔京林7日表示,中日韓商定將于3月最后一周在韓國舉行三國自貿協定首輪談判。但具體地點和日期尚未確定。據悉,談判很可能在首爾進行。

         

    設立自貿區的意義

      中日韓三國如果形成自貿區,將會誕生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實物貿易兩成的巨大貿易圈,對于加強經貿聯系和促進東亞地區經濟融合都具有深遠意義。

    談判的難點

    • ■外交:中日、日韓領土爭端形成了艱難啟封的外交桎梏。在目前政治上的“冰期”可能導致三國FTA談判進入到實質狀態的時機還不成熟,此次談判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 ■經濟結構
      農業:三國談判的難點主要集中于農業問題。日韓兩國對農業保護程度很高,也是食品、農產品價格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中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中日韓三國不能就農業問題達成共識,一直是組建自由貿易區的一大瓶頸。
      金融服務等:對于金融服務、電信、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敏感行業,日韓希望中國開放這些行業,但其提出的“準入前國民待遇”與現行中國體制沖突。
    • ■美國因素:令日本、韓國選擇更多保留的因素還在于美國的態度。眾多有關中日韓FTA談判的討論中,美國因素都是不可回避的一環,而許多觀點都指出,美國的態度為東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帶來“更多的復雜變數”。

    相關專題

    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加入TPP談判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