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修正案7月9日生效。從當日起,日本政府正式啟用新的外國人“在留管理制度”,從1952年起施行至今長達60年的“外國人登錄制度”宣告廢除。
日本9日開始實施新的外國人居留證制度,在日外國人必須申請新的“在留卡”。據日本新聞網、《產經新聞》等9日報道,在日臺灣人當天拿到的在留卡的“國籍、地域”一欄,不是像此前一樣記為“中國”,而是變成了“臺灣”。
日本9日實施外國人“在留卡”制度,取代1952年起施行的外國人“登錄證”,以期通過強化管理,減少外國人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和假結婚。
日本從9日開始啟動一項新的外國人居住管理制度。日本廢除了以前的外國人登錄制度,僅向合法居住的外國人發放身份證。
規定在日外國人管理制度的日本新《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9日正式實施,外國人登陸制度被廢除,代之以在留卡制度,最長居留期限從原來的3年增至5年,再入境制度發生重大變更。
日本法務省8日宣布,將于9日對境內外國人實施新的管理制度。日本媒體報道稱,自1952年實施至今的外國人管理制度將被廢除,“過去即使是非法居留者,各地政府也發放了有關證件”
凡是在日本生活時間超過3個月的外國籍留學生或外國籍就業人員,都必須辦理“外國人登陸證”,這就相當于你在日本的“身份證”。但是從2012年7月9日開始,在日外國人的入國管理制度會發生改變,由原先的“外國人登陸證”,變成“外國人在留卡”。
記者從青島機場邊檢站了解到,隨著規定在日外國人管理制度的日本新《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7月9日正式實施,該國外國人登陸制度被廢除,代之以在留卡制度,最長居留期限從原來的3年增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