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國外教育有啥不同?日本保育園講規矩

    2014年05月20日11:16  來源:新華網日本頻道

    為讓孩子接受不同于國內的教育,中國父母各顯神通,投資、買房,甚至移民國外。與中國學校相比,外國教育真的如此不同、值得推崇嗎?新華社駐東京、奧斯陸記者和紐約報道員要么結合自己孩子的親身經歷,要么走訪留學國外的中國孩子,為讀者一探究竟。
    原標題:國外教育有啥不同?

    為讓孩子接受不同于國內的教育,中國父母各顯神通,投資、買房,甚至移民國外。與中國學校相比,外國教育真的如此不同、值得推崇嗎?新華社駐東京、奧斯陸記者和紐約報道員要么結合自己孩子的親身經歷,要么走訪留學國外的中國孩子,為讀者一探究竟。

    日本:保育園講規矩

    5歲的女兒不久前學會騎小自行車,一有空就出去騎。有一次騎到一個小路口,她很麻利地剎住車,往右看一眼,再往左看一眼,確認沒車才往前騎。

    我有點好奇,問她這是誰教的。女兒說,是警察教的。再問下去,原來是女兒所在的保育園有次請來轄區警察,給幼童們講交通安全。

    警察都講什么了?我來了興趣。女兒認真地告訴我,警察說,皮球跑馬路上不能出去追。還有,過人行道綠燈開始閃,已經走到馬路中間就加快走,還沒到馬路中間就退回去。

    女兒在東京上保育園三年多了。但凡有人問,你孩子在日本的幼兒園都學什么了,我就很茫然——印象中保育園什么課程都不教,基本整天就是玩。但是,從女兒越來越懂事,做什么事都知道規矩來看,似乎學到了很多。從女兒放學后的閑聊中還慢慢得知,保育園不時地請來警察、消防員、醫生講解各種安全常識。

    在日本,保育園和幼稚園有一定區別。以公立園為例,幼稚園由文部科學省主管,接收3歲至學齡前兒童,一般幼稚園都會教些識字等課程,更接近國內的幼兒園。保育園則接收零歲至學齡前兒童,由厚生勞動省主管,主要功能是解決雙職工父母的育兒后顧之憂,當然也兼顧一定的教育功能。

    從女兒所在保育園的實踐看,這里的學前“教育”更側重動手能力、兒童人格培養、集體意識、傳統文化和習俗熏陶(七夕、敬老日、女孩節和男孩節都有活動)、戶外活動,以及上文提到的社會規矩和基本禮節。另外,出于日本的特殊國情,保育園每年都舉行地震等防災演練。女兒也因此對時不時的地震晃動頗為淡定。

    日本每年的新學期從4月份開始。上周,女兒升入最高的5歲班。保育園開了一個家長會,簡單介紹了新學年主要活動安排和“教學”目標。為便于直觀理解,現摘錄保育園制定的部分“一年目標”:

    增強自主行動能力,端正基本習慣和態度,為小學入學做好準備;

    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體諒對方的心情;

    通過游戲積累經驗,體會努力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強自信;

    接觸各種食材和嘗試料理方法,對味道和飲食產生興趣,認識到營養平衡的飲食對身體健康必不可少;

    接觸大自然,培育好奇心,探索心……

    5歲班還開始培養孩子的公益心和責任感。從新學期開始,5歲班孩子每天早上要兩人一組輪流值班,負責統計全園孩子的出席和午餐用餐人數,并把統計單子向園長匯報。

    值班孩子不能遲到,否則會影響統計,耽誤后勤備餐。女兒很上心,每次輪到值班,就催著我們早早起床,早早趕往保育園。

    這大概也是保育園教育目標在女兒身上的一種體現吧。

    挪威:高中生已獨立

    四年前,兒子離開上了幾個月的北京四中,隨任來到挪威首都奧斯陸。他在這里先插入一所初中設立的專門挪威語班學習八個多月。第二年通過一所高中的數學和英語測試后,他進入全英語教學的國際課程(IB)班,兩年后畢業。如今,兒子已被挪威一所大學材料專業錄取,正在讀大一。

    對在國內成績較好的中國學生而言,考試成績重要性的下降乃至消失是挪威教育的顯著不同。在中國,學習成績是學生的“命”。兒子的成績雖不算最好的,但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比較靠前。我對他的學習抓得很緊,他自己也不敢有絲毫放松。在北京的時候,每天吃過晚飯推開碗就開始做作業,一屁股坐下去做到晚上十點半是常事。

    到了挪威,放學早了,下午三點不到就回到家。作業基本上就是書本上那幾道題,做完了事,沒有各式各樣的補充練習冊。這些東西學校不發,外面書店也沒得賣。一學期考一次試,沒聽說過有單元測驗。

    在國內,學生在老師、學校和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多半由成績決定。成績好,什么都好。兒子說,挪威老師不太在意學生的學習成績,這讓他一時找不著“北”,多少有些失落。

    挪威學校的老師也很少點名批評學生。只要不遲到,不缺課,不搗亂,誰都是好學生。學期結束,也沒有“三好生”等評選這些事。

    作為一個中國家長,我總想了解兒子的成績排名,卻始終未能如愿。在挪威,考試成績不會通知家長。家長要查,需要孩子書面授權。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長一輩子也不會知道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

    兒子說,在挪威學校,考完試,同學之間很少對答案,也不互相打探其他同學的考試分數。當然,由于相信兒子的底子和學習能力,我沒有太多的擔心。反正,在挪威上大學,也沒有高考這一說。

    挪威的高中教學跟大學差不多。進入高中的學生就是成年人了,家庭和社會都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對待。

    國際課程的學生要修6門課:英語(算母語)、數學和外語(任意一種即可)是必選課,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經濟、社會和歷史是選修課。選修課要求文理搭配,兩門理科和一門文科或者反之亦可。

    兒子外語選了挪威語,選修課選了物理、化學和經濟。對他來講,數理化問題不大,難度較大的是英語、挪威語和經濟。這些課程都要寫Essay(小論文),過幾周就要寫一篇,一直頗具挑戰性。

    挪威高中班級沒有固定教室。不同的課程在不同的教室上課。由于選修課程不同,一個班的同學難得在一起上課。老師也是上完課就走,難得找得著問問題。

    班長由班上學生自己選,學校和老師不干預。班長不是班主任老師的助手,既不管學習,也不管紀律。偶爾開一次班會,討論的也是與班級學習無關的事情。參不參加班會,全憑意愿。要參與,沒人反對;不參與,也沒人說不好。兒子說,在這里缺乏國內那種以班為單位的集體感。

    在挪威,高中生就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只要申請人仍就讀于國內外全日制學校就免計利息。此外,無論家庭經濟水平如何,每個挪威高中生都享有每月500到1500克朗(約合人民幣480到1440元)的“文具費”。

    淡化考試成績、班級管理似有若無、尊重選課自主性以及給予國家資助……這一切都立足于挪威視每名高中生為獨立個體的出發點,致力于培養他們成為自立于社會的獨立個體。

    美國:培養偏才和精英?

    曲漪藍在高一下學期離開北京161中學,到紐約森林小丘中學讀書,現在已是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大二學生。她感覺,中國教育更像強制性灌輸,美國則重在培養個人素質和興趣、獨立自主精神和創造性。

    “國內讀高中是老師拿鞭子趕著你學,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為誰學習。在美國是放羊,不學習、不交作業也沒人管,”她說,“學校不會為你組織高考復習,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曲漪藍認為,中國式教育有利于約束自覺性差的孩子,美國教育有利于培養精英!昂茈y說哪一種教育更好,要看各人吧!

    范思捷與曲漪藍感覺相似。她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在美國讀了三年高中。她認為,國內更重視基礎教育,每個學生在初、高中都會接受系統、全面的基礎教育,文、理各科基礎功扎實。

    “美國教育更注重發揮學生個人特長,因材施教,給了學生更多適合個人的學習機會。中國培養全才,美國培養偏才!

    與美國同齡人相比,中國孩子承擔了更重的學習壓力。生活在紐約的張荔照顧過四位從中國來到美國讀高中的侄兒、侄女!爸袊呖家豢级ńK身,對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她說。

    國內學校幾乎每次考試都公布分數、排名,張荔的侄兒、侄女成績不是很好,在國內常!坝X得抬不起頭來”。在美國,“成績是個人隱私,家長可以到學校網絡上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習成績排名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安排”,她說,“老師平等對待所有孩子,不能歧視成績不好的孩子”。

    這與大學入學標準多樣化不無關系。大學錄取學生享有較高自主權,不僅看學習成績,還看參加社會實踐等多方面情況,高中平時成績幾乎與大學入學標準考試一樣重要

    曲漪藍說,從9年級(相當于初中三年級)開始,升學成績就是多項指標加權,包含:考勤(10%)、平時作業(30%)和各種考試成績(60%)等等。老師對每一節課、每一次作業和每一次考試都有詳細記錄。

    為了在大學入學標準考試(SAT)拿高分,她暑假上了三個月的輔導班!皩W校輔導員會給我們推薦很多參考書,自己做各種練習,”她說。此外,她還在課余時間參加了數學小隊、打鼓隊,到養老院和幼兒園做義工、給老人和孩子講故事等等。

    來自北京清華附中的凱迪則認為,美國高中生看起來很輕松,沒有像中國學生那么多考試壓力,但實則不然。

    “這真的取決于各人,想要進名校的學生也很累。除了保持學習成績排名年級前列、大學入學標準考試(SAT)拿高分,還得參加各種樂器、體育和藝術活動,在各種社團中擔任領導職位,平時還要積極參加義工活動,如果能在各種競賽上獲得好名次,或者有聯合國或高盛(投資銀行)這種國際機構的實習經歷,才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

    到美國后,凱迪曾經就讀于曼哈頓上東區的一所公立高中,現在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記者 馮武勇、李國榮、李大玖)

    1. 分享到:
    2.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婦女的西瓜雕刻
    2. 看不慣的日本時尚
    3. 日本暴力女優肉搏
    4. 日本辦公室變“海灘”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臺風“夏浪”橫掃日本臺風“夏浪”橫掃日本
    2. 移軸鏡頭下的壓縮東京移軸鏡頭下的壓縮東京
    3. 日本商店的“過剩服務”日本商店的“過剩服務”
    4. 日紀念原子彈轟炸69周年日紀念原子彈轟炸69周年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