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研制民航客機日本栽過大跟頭 錯失民航黃金時期

    2014年10月21日13:43  來源:環球網

    自二戰后日本研制的首款螺旋槳式客機YS11之后,三菱重工航空集團時隔半個世紀終于又推出國產MRJ小型噴氣客機。
    原標題:研制民航客機日本栽過大跟頭 錯失民航黃金時期

    日本《產經新聞》19日稱,自二戰后日本研制的首款螺旋槳式客機YS11之后,三菱重工航空集團時隔半個世紀終于又推出國產MRJ小型噴氣客機。讓日本方面耿耿于懷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曾傾全國之力,試圖借研制YS11客機的機會,復活本國的航空產業。然而該機在設計開發乃至商業運用方面的一連串失策,使二戰后經濟崛起的日本首嘗“產業創新”的失敗,也使得日本民機制造業耽擱至今。

    日本二戰戰敗后,包括航空工業在內的一切與軍事有關產業和裝備都遭到摧毀和限制。但隨著20世紀50年代盟軍司令部結束日本的航空禁令,日本政府迅速抓住機會,在通商產業省體制下成立“輸送機設計研究協會”(簡稱“輸研”),它是“日本航空機制造株式會社”(NAMC)的前身,而NAMC是通商產業省基于“官督民辦”的原則,撮合幾家國內大型重工業公司聯合成立的,核心成員是新三菱重工(即后來的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新明和工業、昭和飛行機及日本飛行機。這些公司在二戰中就是生產軍用飛機或相關軍品的主力?梢哉f,NAMC完全就是日本軍國主義企業的借尸還魂,日本政府希望借機重振本國的航空工業。

    1957年,NAMC正式啟動YS-11中型民用客機的研制。當時日本希望這種雙發中型客機可載客60人,能在1200米的跑道起降,從而在國際民航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日本政府派出官員參與項目進度監督和財務審核,具體的技術事務由經驗最豐富的三菱重工主導。開發之初,YS-11設計團隊頗有朝氣,主要設計師全是二戰期間開發過王牌戰機的“老法師”,包括設計過大名鼎鼎的零式戰斗機的“鬼才”堀越二郎。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設計師腦子里還是裝滿了“大東亞圣戰”時代的思想,沒能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日本《沖繩時報》回顧說,當時國際航空業的發展趨勢是動力噴氣化,可偏偏堀越二郎等人對新技術不太“感冒”,堅持YS-11采用英國羅·羅公司的渦槳發動機,結果YS-11還未誕生,就在技術方面先失一局。而且這些軍機設計師們在客機開發時融入太多軍機元素,尤其是對人性化設計注意不多,因此YS-11的乘坐舒適性相比同類飛機差距很大,在市場上失去號召力。

    埋在YS-11項目內部的更大危機是團隊矛盾和成本控制失靈。由于三菱重工“舍我其誰”的霸道作風,導致它與其他成員之間矛盾重重,據日本《AirWorld》雜志早年披露,有一段時間,富士、川崎與新明和的成員曾締結“同盟”,一致向三菱團隊發難,雙方鬧得不可開交。更糟糕的是,正因為“官督民辦”性質,YS-11項目高層是政府官員和幾家民營公司業者的大雜燴,政府官員缺乏成本意識,僅制定一個籠統的遠期投資和運營計劃,而公司方面認為無論飛機多貴政府都要買單,自然無心降低成本,結果導致飛機開發費用一路狂飆,等到原型機在1962年8月30日首飛時,整個項目超支達到140%。

    盡管YS-11在1965年9月取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試飛證明,具備外銷條件,但它的產銷卻十分慘淡,總共182架飛機中,除頭兩架原型機外,日本國內民航公司購買75架,政府購買34架、外銷76架,業績遠不如日本政府的預期。為推銷這種日本航空工業的希望之星,當時無論日本官員,還是企業老板,每逢參加國際會議或展銷時都大力推薦YS-11,甚至不惜遭受巴黎統籌委員會的威脅,積極向社會主義國家推銷。但因為擔心在后勤維修和零件供應方面存在風險,所以很少有國家樂意“接招”。對YS-11更致命的是,1967年中東戰爭后,阿拉伯國家集體對西方進行石油禁運制裁,這一運動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前后達到高峰,世界經濟陷入蕭條,民用飛機市場更是哀鴻遍野,性能落伍且缺乏亮點的YS-11成為不可避免的“出局者”。

    1974年,在承受多達360億日元的巨額虧損后,NAMC決定關閉YS-11飛機生產線,該財團隨后也宣布解散,至于YS-11飛機的售后服務則完全由三菱重工一家負責。至此,日本這個耗費巨大、試圖培養民用客機產業的努力宣告失敗,并錯失民航客機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慘痛的教訓更是讓日本民機制造業談之色變,延誤至今。

    1969年大韓航空公司YS-11客機被劫持到朝鮮的事件,是這種客機在歷史上留下為數不多的印記。倒是日本自衛隊將YS-11改裝為電子偵察機,曾在2003年朝鮮發射“大浦洞”導彈時用于收集情報,也算圓了它的軍機夢想。

    1. 分享到:
    2. (責編:袁蒙、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男人也愛HELLO KITTY?
    2. 浜松市光伏產業
    3. 日本肯德基采用本土雞肉
    4. 糧食自給率39%
    5. 索尼高額售樓
    6. 中華總商會15周年
    7. 日本清酒耀京城
    8. Roadster誕生25周年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本增稅的“藥效”日本增稅的“藥效”
    2. 雷克薩斯NX雷克薩斯NX
    3. 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
    4. 本田摩托車VTR-F本田摩托車VTR-F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