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日媒:日本進口中國商品價格“兩極分化”

    2016年01月13日08:02  來源:參考消息網

    價格上升最為明顯的是服裝類商品,這部分商品在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所占份額達到七成。襯衫、襪子的進口價格均同比增長了10%左右。
    原標題:日媒:日本進口中國商品價格“兩極分化”

    【《日本經濟新聞》1月11日報道】題: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出現兩極分化

    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正在價格上呈現“兩極分化”態勢。服裝、玩具的進口價格受中國國內勞動力成本飆升影響走高。另一方面,鋼鐵、電子零部件等原材料制品的價格則大幅下跌,原因是中國國內的產能過剩引發了價格戰。中國作為日本最大的進口貨源地,其出口商品價格形成的兩種壓力有可能成為旨在實現物價穩定的日本經濟的混亂因素。

    2014年商品進口數據顯示,超過四成的日本進口商品“產自中國”。日本銀行的進口物價指數對國內企業進口這些產品的價格變動趨勢進行了調查。

    價格上升最為明顯的是服裝類商品,這部分商品在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所占份額達到七成。襯衫、襪子的進口價格均同比增長了10%左右。

    百貨公司及專賣店的服裝進價有三到五成來自于縫制費,這基本上可以等同為勞動力成本。雖然一部分縫制工序已經實現機械化,但依然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有著“世界服裝工廠”之稱的中國,高企的勞動力成本已經引發該國國內服裝價格的上漲。中國工人人均工資近年保持著年均10%的增速。

    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日本各家服裝公司也紛紛開始調整在中國集中生產的布局。運營“優衣庫”品牌的迅銷集團原本有九成的服裝類產品在中國生產,目前已經降至六到七成。麗娜集團則增加了在緬甸、越南等國的羽絨服生產。

    除服裝類產品外,從中國進口的比重分別達到九成和六成的玩具和運動產品其大部分成本也被認為來自于勞動力成本。一直以來日元貶值并未對推高物價產生過多影響,但還是保持著連年漲價的態勢。

    另一方面,與鋼鐵和電子零部件等原材料制品相關的領域則面臨強大的降價壓力。在型鋼等鋼鐵類進口產品中占據四成份額的中國制品價格從2015年4月開始持續出現負增長,11月的降幅已達12%。中國國內的產能過剩導致同類型產品加速出口海外,整個亞洲市場的行情都在惡化。

    競爭激烈的液晶面板和顯示器等產品也出現價格暴跌。塑料制品的價格也從2015年9月開始連續三個月下降。原料和零部件價格下降有助于改善以加工型為主的日本企業的收益。

    如果人民幣加速貶值,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價格還會加速下滑。瑞士信貸銀行駐東京的經濟學家白川浩道說:“家電和手機等終端產品正在更多地從中國進口。人民幣貶值降低了日本企業的進口成本,成為壓低日本國內耐用消費品價格的重要原因!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經濟形勢·政策
    2. 日系摩托的速度&激情
    3. 日本產品·日本貨資訊
    4. 中日經貿往來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系摩托車日系摩托車
    2. 中日經貿中日經貿
    3. 中日產業報道中日產業報道
    4. 在華日企新聞在華日企新聞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