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3月13日,日本神戶制鋼所(KOBELCO,簡稱:神鋼)因此前的篡改銅、鋁產品的質量數據事件,被日本法院處以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0萬日元)罰款。2017年10月曝光的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14日報道,神鋼已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調整了質量檢驗體制等,但因效率降低、耽誤交期而導致生產成本提高。目前加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產品銷量明顯下滑,其恢復收益的道路依然艱險。
神鋼當日發表聲明稱,“我們會認真接受判決,舉整個集團之力采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此次事件涉及向日本國內外的600多家公司供貨的產品,神戶制鋼曾有組織地篡改了質量檢驗證書。由于后來在多家企業發現質量問題而揭出篡改事件。
距離該事件發生已過去1年多的時間。神鋼在工廠推進檢驗自動化,不再優先考慮交期和利潤而強行接單。但因為采取了相關措施,“生產車間出現混亂”(該公司董事勝川四志彥)。由于生產車間篡改數據已成常態,采取措施后,導致部分車間成品率降低。由此造成生產滯后,成本上升。
神戶制鋼2月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鋁銅業務經常損益預測為虧損40億日元(上財年盈利118億日元),虧損額是10月份預測的兩倍。除了篡改數據事件的影響之外,下調預測的另一原因是中國經濟減速導致半導體制造設備使用的鋁制品銷量減少。
社長山口貢強調,“重新得到客戶的信任為最優先任務”。將繼續實施由社長巡察各事業所、促使其牢記此次教訓的體制,但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投資,以強化收益基礎為目標進一步出售資產也是該公司的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