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文化

    日本學者寫中國史:有根據不戲說 但雅俗共賞

    2014年03月07日13:21  來源:中國日報網

    近日,《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十卷本)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推出簡體中文版。
    原標題:日本學者寫中國史:有根據不戲說 但雅俗共賞

    《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第四卷)。出版社供圖

    近日,《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十卷本)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推出簡體中文版。這套圖書是日本中國史領域代表學者創作,每卷都由該歷史時段最具代表性的學者撰寫,包括宮本一夫、平勢隆郎、鶴間和幸、金文京等。這套叢書的出版過程也頗為艱辛,從選題到出版歷時五年,歷經五次調版,十易封面。記者劉雯

    叢書大致按照從上古至近代的歷史時期分卷,包括《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夏王朝》《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海與帝國:明清時代》等。

    這套書是作為講談社一百周年的獻禮奉獻給日本讀者的,此次引進從書中的十卷,提供給中國的歷史愛好者,應能推動中國讀者進一步了解日本學界的相關成果,也是希望給讀者提供一個看待中國歷史的新角度。

    理想國大眾館主編楊曉燕介紹說:日本學者素有為大眾讀者寫通俗作品的傳統,把學界的最新成果、觀點、知識見解表述給普通讀者,讓知識的傳播最大化,這是功莫大焉的事情。而且學者寫史,有根據、有分寸、有底線,不會戲說,但同時,此叢書也追求了可讀性,把歷史寫得很生動,可謂雅俗共賞。

    因地緣臨近的關系和悠久的文化交流,日本對中國史的了解較早且相當深入。其傳統學風本來就具有細密扎實的特點,中國乾嘉考據學的影響,強化了其濃厚的實證精神。明治以來,歐洲史學的學風、方法和論點,又催生了現代的新鮮眼光。對中國語言的熟悉,更是其超過西方學者的得天獨厚優勢。有的中國學者這樣評價:在中國之外,日本學者的中國史研究成績,在總體上超過歐美。

    在宏觀框架和具體史實的解釋上,中日學者各有見仁見智之處。這一點自是讀者應當注意的,且最有啟迪的。從系統、結構上看歷史,與從其他視角看歷史,各有千秋。畢竟,每一個具體的人物、事件或現象,都有其獨一無二、無限豐富的意義,其與“史觀”的關系,只是理解它們的無數途徑之一,遠非全部。日本學者各個人物、事件與現象的具體論述,各具匠心、各有勝境,其與中國學者的觀點異同,相信同樣能夠引發閱讀興趣。無論如何,來自異域的“他山之石”,有助于磨礪中國讀者的眼力與思維。

    另外針對中文讀者所關心的中文版是否存在內容上的刪減問題,楊曉燕表示,合同規定,中文版原則上不允許增刪,一切增刪均需原作者同意。原版叢書中還有一卷“當代中國卷”和“中日關系史”,中文版未收。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電影人與上海
    2. 《漢魂與和魂》
    3. 《日中關系40年史》出版
    4. 日本阿宅聯誼會
    5. 日本吉祥物文化
    6. 渡邊淳一電影失樂園
    7. 日本電影淘碟指南
    8. 如何捍衛“舌尖文化”?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日語12個月稱謂的來源日語12個月稱謂的來源
    2. 日本奇葩姓氏大搜羅日本奇葩姓氏大搜羅
    3. 上影節與日本上影節與日本
    4. 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

    日語加油站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