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文化

    旅日作家李長聲“閑話”日本:中國人對日本愛不足恨有余

    2014年08月04日08:0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中國人對日本的了解大多帶有標簽化、政治化的傾向,同時哈日又屬于非常低的層次。這些因素阻礙了中國真正了解日本。
    原標題:旅日作家李長聲“閑話”日本(圖)

    旅日作家李長聲先生“長聲閑話”系列新書在第24屆全國書博會上與讀者見面。 周嫻 攝

    “中國人對日本的了解大多帶有標簽化、政治化的傾向,同時哈日又屬于非常低的層次。這些因素阻礙了中國真正了解日本!8月2日,旅日作家李長聲先生“長聲閑話”系列新書在第24屆全國書博會上與讀者見面。李長聲表示,中日兩國的互相了解過程中都有正解和誤解。

    旅日作家李長聲先生被譽為“文化知日第一人”,他的文字延續了黃遵憲、周作人以來的知日傳統,不但有知識、有見識、有態度,為讀者“知日”帶來新意。

    李長聲認為,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淵源很深,未來的交集也許會更多。對于這個曖昧的鄰居,中國人的態度是復雜的,有人愛,有人恨,也有人愛恨交加。但遺憾的是,無論哪一派,都對日本知之甚少,可謂愛不足,恨有余。哈日者,停留在表面的流行時尚;仇日者,知道太少甚至不屑一顧?傊,感情用事會導致偏見,會阻礙對事物的深入了解。不管你是愛也好,還是恨也罷,都不能否認其存在。

    李長聲稱,日本對中國的研究與解讀,也常常存在時間差的問題——日本了解中國常追尋古代中國,實質在于演繹自己的歷史。另一方面,國人因為近百多年來對日的民族情緒濃烈復雜,導致對日本之了解也常失去周作人當日所言的“平心靜氣之觀察”的可能。

    在李長聲看來,中國讀者天然對日本有一種關心,隨著日本文化多方面傳入,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需求也越來越大。

    《長聲閑話》是三聯書店為作者首次推出的個人文集(精選集),從迄今發表的隨筆作品中甄選佳作,依內容脈絡全新編選而成。文集由五冊構成,分別為:《美在青苔》《吃魚歌》《系緊兜襠布》《阿Q的長凳》《太宰治的臉》。完整、立體地展示了作者的隨筆成就,其中所呈現的日本文化面貌也是豐富、多元的。(中新網貴陽8月2日電 記者周嫻)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許永新)

    編輯推薦

    1. 日本電影人與上海
    2. 《漢魂與和魂》
    3. 《日中關系40年史》出版
    4. 日本阿宅聯誼會
    5. 日本吉祥物文化
    6. 渡邊淳一電影失樂園
    7. 日本電影淘碟指南
    8. 如何捍衛“舌尖文化”?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上影節與日本上影節與日本
    2. 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
    3. 日本端午節概略日本端午節概略
    4. 日本圖書館掠影日本圖書館掠影

    日語加油站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