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人工智能開拓新世界,汽車2020年實現“全自動”【4】

    2014年05月23日08:22  來源:人民網

    本文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介紹利用人工智能帶來的諸多問題。
    原標題:人工智能開拓新世界,汽車2020年實現“全自動”

    應該由誰來開車?

    對于開車的人來說,最關心的事情莫過于安全性。因為這直接關乎自身性命,駕駛員把駕駛完全托付給自動駕駛汽車,需要克服相當大的心理障礙。然而諷刺的是,各大汽車企業在列舉自動駕駛汽車的優勢時,都會提到“安全性”。

    的確,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汽車事故中有9成以上是因為喝酒、疲勞導致的打盹、大意等人為失誤,而自動駕駛汽車配備了不會出現此類失誤的人工智能,估計安全性會更高。

    谷歌表示,截至2013年5月,該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行駛了約80萬公里,其間只發生了兩起事故。一起發生在駕駛員手動駕駛時,另一起則是在紅燈停車時被后面的手動駕駛汽車追尾。也就是說,自動駕駛汽車沒有主動引發任何事故,兩起事故的原因都出在人工操作。

    《汽車的自動駕駛——是誰在開車?》一文中提到,記者在試駕配備安全技術的某款汽車時,因為人工的制動操作與防碰撞技術難以實現聯動,車輛撞向假人。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工駕駛技術與人工智能安全技術的聯動其實比想象的要困難許多。

    雖然還有另一種意見:如果不是把部分汽車駕駛交給人工智能,而是全部的話,結果是不是更好?但是,因為直接關系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駕駛員在心理上必然會對此有抵觸。不過,在即將迎來老齡化社會的日本,依賴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今后應該會越來越高。

    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由誰負責?

    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時,應該由誰承擔責任?現在,在歐美和日本等地,對此還沒有如何認定責任相關法規,主管機構也沒有給出明確的方針。

    就目前而言,當防沖撞和防追尾等輔助駕駛的安全系統造成事故時,責任由駕駛員承擔。今后,社會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估計會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如何認定責任者?

    應該為自動駕駛汽車引發的事故負責的是“制造自動駕駛汽車的制造商”、“自動駕駛系統開發者”,還是“條件指示者(基本上就是駕駛員)”?而且,自動駕駛汽車在本質上是與社會網絡聯動的一臺會跑的計算機,車輛被第三方控制導致的事故是否應該由黑客承擔責任呢?

    針對車輛被第三方控制,歐洲EVITA(E-safety Vehicle Intrusion proTected Applications:車載安全技術研發項目)已經明確了在車內系統的結構和系統中會成為攻擊對象的設備等資產。以此為基礎,EVITA在確認來自惡意黑客的威脅的同時,還在分析威脅的風險(圖6)。

    圖6:出處:EVITA資料“E-Safety Vehicle Intrusion Protected Applications”

    在日本,IPA(信息處理推進機構)2013年6月出臺了“汽車信息安全措施指南”(圖7)。

    圖7:汽車的威脅分析。摘自日本信息處理推進機構資料“汽車信息安全措施指南”(2013年6月)

    自動駕駛汽車今后的課題

    如上所述,預計自動駕駛汽車會起到減少交通事故、消除或緩解堵車、減輕環境負荷等效果。從迎接老齡化社會、振興汽車產業的角度出發,日本在全球率先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但是,為了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還必須解決以下課題。

    (1)完善法律

    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執照制度”和“事故責任認定”等制度需要加以完善。與此同時,針對事故的“汽車保險形態”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關于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執照,美國部分州已經制定了相關條例。內華達州于2011年6月通過了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條例,并且在2012年5月向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發放了牌照。

    內華達州的條例規定,坐上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席的人必須有駕駛執照,而且副駕駛席必須有技術人員陪同。除此之外,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也制定了同樣的條例。

    而在日本,《道路運送車輛法》的安全標準不允許無人駕駛(駕車時駕駛員的手離開方向盤等),日本國土交通省發布的先進安全汽車指南也沒有考慮完全自動駕駛。

    綜上所述,包括認定事故責任和汽車保險形態在內,在世界范圍內,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社會體系尚未建立。因此,必須完善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法律,以追上技術發展的速度。

    (2)技術與安全

    有看法指出,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的過程中,自動駕駛汽車與手動駕駛汽車在道路上共存可能帶來問題。在十字路口右轉彎等情況,手動駕駛的駕駛員是通過相互溝通來防止事故發生的。但自動駕駛汽車不是與對面的駕駛員溝通,而是通過道路基礎設施傳來的信息做出判斷,有可能令手動開車的駕駛員感到異樣。

    信息安全也存在問題,那就是在自動駕駛系統遭外部攻擊后,方向盤和制動操作將被外部控制。

    由此可見,除了自動駕駛汽車相互之間,還要開發人與自動駕駛汽車溝通的手段。而且,強化自動駕駛系統的信息安全、準備發生故障時的備份系統也很有必要。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不只是汽車,包括相關的道路、GPS(全球定位系統)在內,還必須設計并開發整個社會基礎設施系統。

    作為參考,飛機就是利用自動駕駛系統,根據航空管制的指示和外部環境信息(氣象信息、位置信息、周圍飛機的信息等),在飛行員設定了高度、方位、速度、目的地等參數后,進行自動駕駛。

    基本來說,除了起飛和著陸,飛機都在自動駕駛狀態(如果氣象和機場設備等條件完善,著陸也可實現自動駕駛)。而起飛和著陸時,也是飛機事故最多發的時候,而且約8成的原因是人為失誤,因此,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相關研究仍在進行。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糧食自給率39%
    2. 索尼高額售樓
    3. 中華總商會15周年
    4. 日本清酒耀京城
    5. Roadster誕生25周年
    6. 豐田T-Connect導航器
    7. Swift RS-DJE日本上市
    8. 雷克薩斯力克奔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
    2. 雷克薩斯NX雷克薩斯NX
    3. 本田摩托車VTR-F本田摩托車VTR-F
    4. 豐田能成汽車業的蘋果?豐田能成汽車業的蘋果?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