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文化

    《“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 中日傳統對比

    2014年07月11日08:26  來源:北京晨報

    長期以來,一談起日本,中國人會不自覺地這樣看,這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甚至僵化的印象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原標題:《“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 中日傳統對比

    《“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

    一衣帶水,同文同種,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長期以來,一談起日本,中國人會不自覺地這樣看,這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甚至僵化的印象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否認,中國文化對日本曾產生深刻影響,但日本通過消化、吸收、改造,已將其轉化為日本文化,雖然表面看相似,名目上甚至相同,但內涵已有很大不同,不正視這個差異,就會給我們認識日本帶來巨大偏差和誤會。

    李卓的《“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一書認為,日本社會發展一直處于外來文化的影響下,通過吸收外來文化來改造本國文化,但歷史上日本人無論怎樣吸收外來文化,都不曾動搖日本文化的根基,日本深受基督教文化影響,但不能說日本是基督教國家,同理,我們也不能認為日本就是儒教國家。日本是既不屬于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也不屬于儒家文化的獨特的文化體系。

    事實上,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結構與社會文化傳統方面的差異早就表現出來了。只有客觀地看待中華文明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才能去掉表象看本質,了解中日兩國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的差異。

    作者認為,應正視古代中華制度文明在日本的落敗,大化改新后在隋唐制度的影響下日本進入古代國家繁榮發展時期,但外來的制度在日本社會從一開始就“水土不服”,日本“脫亞”實際上在平安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日本與中國明顯的不同,是從未建立起中國那樣的平民社會。日本自古就有貴族傳統,由于貴族勢力強大,科舉制度在日本僅是曇花一現,離開科舉制度來談中國與日本古代社會的相同或者相似,幾乎沒有任何意義。貴族是日本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階層,進入幕府時代便逐漸衰落,但掌權的武士并沒有對他們進行徹底的剝奪,這種“貴族現象”是值得探討的日本社會特征。

    本書用較大篇幅闡述了日本家制度的特色與功能。中日兩國雖同是以家為社會組織基礎的國家,但通過社會史的深入考察,就會發現中日兩國的家在家的結構與家的功能、家的倫理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倫理體系與道德準則也相去甚遠。日本的家與家倫理有著不平等、親情淡漠等缺陷,但是在客觀效果上看,又存在著有利于事業發展的積極因素。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電影人與上海
    2. 《漢魂與和魂》
    3. 《日中關系40年史》出版
    4. 日本阿宅聯誼會
    5. 日本吉祥物文化
    6. 渡邊淳一電影失樂園
    7. 日本電影淘碟指南
    8. 如何捍衛“舌尖文化”?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上影節與日本上影節與日本
    2. 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
    3. 日本端午節概略日本端午節概略
    4. 日本圖書館掠影日本圖書館掠影

    日語加油站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