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時政

    讓歷史照亮未來——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83周年紀念日之際

    2014年09月18日17:07  來源:新華網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原標題:讓歷史照亮未來——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83周年紀念日之際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過往;人們可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寫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是為白山黑水燃起的抗日烽火而歌唱。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再回首:開門揖盜釀成奇恥大辱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一八來了日本兵,先占火藥庫,后占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軍隊有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

    當年在華北流傳的一首民間小調,唱出了“九一八事變”的真相。

    1931年9月18日22時許,日本關東軍炸毀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隨即炮轟東北軍北大營,攻擊沈陽城。

    “在敵寡我眾情況下,北大營和沈陽城幾乎不戰而退!边|寧大學歷史系教授邢安臣說,這主要是因為國民政府制定了“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而張學良及東北軍又執行了這一政策。

    不足800人的日軍,幾個小時就攻陷近7000人駐守的東北軍北大營,不足24小時,沈陽全城陷落。

    作家尹東陵在其著述《抗日戰爭史話》中回憶事變爆發后的情景:九一八是個晴天,那年我12歲。在睡夢中,我被嘈雜的聲音驚醒,偶爾夾雜著槍聲……人們意識到這是日本人動手了。

    “不抵抗等同于開門揖盜、任人宰割,這是莫大的恥辱!敝袊F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東北軍,在事變爆發前都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沒有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心理和軍事準備,戰事未開,勝負已定。

    1. 分享到:
    2. (責編:袁蒙、陳建軍)

    相關專題

    編輯推薦

    1. 日本“仇韓”為哪般
    2. 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的人
    3. 日本政要參拜統計
    4. 日本出云號準航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聞

    1. 日本新內閣亮相日本新內閣亮相
    2. 抗戰勝利69周年紀念日抗戰勝利69周年紀念日
    3. 安倍支持率仍未過半安倍支持率仍未過半
    4. 日本舉行火力演習日本舉行火力演習

    軍事瞭望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