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日媒:為何日本企業不懂市場營銷仍能獲得成功?

    2014年12月03日08:34  來源:RecordJapan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被公認為不善于市場營銷,換言之,就是不善于洞察消費者的心理,并迅速做出對應的營銷活動,而且不僅限于海外市場,日本國內市場亦是如此。
    原標題:日媒:為何日本企業不懂市場營銷仍能獲得成功?

    日媒12月2日報道,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被公認為不善于市場營銷,換言之,就是不善于洞察消費者的心理,并迅速做出對應的營銷活動,而且不僅限于海外市場,日本國內市場亦是如此。

    而實際上,日本企業之所以疏遠消費者的心理以及行動,是存在根本原因的,那就是大部分制造銷售消費品的日本大型企業都沒有與消費者進行直接的買賣交易,即所謂的B2C模式。舉例來說,比如日本國內的汽車、化妝品、家電、啤酒等行業,這當中有許多企業早在二戰后就成功構建了垂直型商品流通渠道,并常年保持著業界第一的地位。這些企業通過與全國各地的批發商以及零售店建立獨家供貨的特約合作關系,使得其他競爭對手難以立足市場,可以說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創造了一個高速繁榮成長的時代。

    比如穩居化妝品業界榜首的資生堂、啤酒行業的常年保持第一的麒麟等等,他們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在于品牌力,而是完善的商品流通渠道,也就是說,這些制造商的顧客不是普通消費者,而是與之建立合作關系的批發商以及零售商,對于這些進貨商家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企業品牌力,而非商品品牌力。

    據了解,自2001年以后,資生堂的營業額統計方式由此前的零售店營業額變更為零售店的進貨額,也就是說,資生堂的營業額將不再取決于消費者的購買額,而是取決于零售店的進貨額,這樣一來,資生堂的營銷模式就從原來的“企業對消費者”變為“企業對企業”,即從“B2C”變為“B2B”。

    汽車行業亦是如此,1950年代,日本豐田以及日產兩大汽車制造商在國內構建了特約銷售店的汽車銷售網絡,并在當時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之后的長時間內,兩大汽車制造商都在為首位爭奪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據了解,當時的汽車銷售網絡為1都道府縣設定1家特約銷售店,不過進入60年代以后,隨著家庭汽車需求量的不斷上升,1個地區1家店鋪的渠道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因此兩家汽車制造商相繼采取了擴增銷售渠道以及汽車品牌的方針,不同品牌汽車的銷售渠道也不同,不過與其說新增品牌,倒不如說變更品牌,只是換個命名而已,簡而言之就是換湯不換藥。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日本汽車制造商只重視銷售渠道戰略,并未將品牌戰略放在眼中。

    1. 分享到:
    2. (責編:袁蒙、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中日金融精英話經濟
    2. 男人也愛HELLO KITTY?
    3. 浜松市光伏產業
    4. 日本肯德基采用本土雞肉
    5. 糧食自給率39%
    6. 索尼高額售樓
    7. 中華總商會15周年
    8. 日本清酒耀京城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全家減合作中企全家減合作中企
    2. 無印良品成都開店無印良品成都開店
    3. 優衣庫進比利時優衣庫進比利時
    4. 樂購仕CITM2014樂購仕CITM2014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