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文化

    【他山之石】日本的自然教育

    2014年12月30日13:19  來源:海南日報

    日本的公眾對自然有一種樸實的關愛。即使是東京這樣的世界都會,城市里也是郁郁蔥蔥,鳥蝶飛翔。街道上盛開的花朵,也從未見過有人隨意采摘。
    原標題:日本的自然教育

    東京的環境展上,一個用白紙粘塑起來的大象。 溫波 攝

    ■ 溫 波

    日本的公眾對自然有一種樸實的關愛。即使是東京這樣的世界都會,城市里也是郁郁蔥蔥,鳥蝶飛翔。街道上盛開的花朵,也從未見過有人隨意采摘。

    近幾年,國內的不少民間鳥類團體忙碌于在山間田野,拆除捕殺候鳥的鳥網, 然而捕鳥之事依然盛行。我也時常思考,如何讓公眾對自然界中的生命可以更加愛護。日本的一些社會教育方式,或許可以對我們有不少啟迪。

    在日本,從孩子出生后,就可以進入保育園。為了保證保育質量,每個保育園有嚴格的人數限制,所以并非每個孩子都可能進入保育園。 我的孩子當時進入的是東京上水保育園,每個班級都是以自然中的植物命名。我孩子的班級叫“郁金香”,孩子有兩個月到10個月大的。保育園里長年飼養著一些小動物,如烏龜、鴨子和金魚等等。在日本的小學也是如此,通常學校都會讓學生參與在校園里飼養兔子、家禽這樣的小動物。孩子從小和這些小動物一起成長,對生命的存在和價值會有一種天生的認同。

    日本的社區公園也是兒童親近自然的場所。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因此城市保留大量的公共綠地,作為公眾休憩、兒童游樂的公園,散布在社區之中。公園中的各種游樂設施也大都是動物的形象,如大象、河馬、食蟻獸等等。這些動物的形象也和孩子們童年的記憶深深融合在一起。社區公園也保留了大量的自然風貌。即使在東京這樣的城市里,野生鳥類的品種和數量也是非?捎^。蜥蜴、獾、蝙蝠等動物能夠在東京市內生存繁衍,也得益于這些公園作為生態小區的作用,相互鏈接起來成為城市的生態走廊。有野生生物的存在,孩子們對自然的興趣就會增多,在自然中游戲長大,既可以避免兒童自然缺失癥,也豐富他們對自然的認知。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李云迪日本巡演
    2. 書訊:天皇制度
    3. 《頭文字D》群馬首映禮
    4. 日本電影人與上海
    5. 《漢魂與和魂》
    6. 《日中關系40年史》出版
    7. 日本阿宅聯誼會
    8. 日本吉祥物文化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難以理解的日本文化難以理解的日本文化
    2. 日文花語集結號日文花語集結號
    3. 人氣中國電影的日文譯名人氣中國電影的日文譯名
    4. 和紙申遺成功和紙申遺成功

    日語加油站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