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時政

    日本安保法案提三新名詞 關鍵“事態”難以服眾

    2015年07月27日08:07  來源:京華時報

    日本政壇元老、前財務大臣藤井裕久則警告日本強化與美國軍事同盟的危險性。他指出,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試圖打造“對等”的日美軍事同盟,而軍事同盟的特征是制造假想敵,安倍把中國視為今后的假想敵,這是在重蹈錯誤道路。
    原標題:日本安保法案提三新名詞 關鍵“事態”難以服眾

    7月16日,日本執政聯盟控制的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強行表決通過了安倍政府提交的安保相關法案。根據立法程序,法案還需經國會參議院審議通過,但執政聯盟在參議院同樣占據半數以上議席。即使參議院最終未能表決通過法案,執政聯盟仍能憑借在眾議院的三分之二以上議席,在二次表決中最終通過安保法案。

    即便安保法案成立幾成定局,這一被稱為戰爭立法的安保法案違反日本憲法、背離國際和平潮流的本質缺陷并未改變。安倍政府強推安保法案,給日本國內政治和法治體系埋下禍根,也給日本對外關系和地區安保形勢埋下新的隱患。

    新名詞

    三個難以服眾的關鍵“事態”

    今年5月15日,安倍政府向國會提出了安保相關法案。法案實際由兩大塊組成,一塊是新立法《國際和平支援法案》。根據這一法律,日本可以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支援,這一立法的實質相當于一部“自衛隊海外派遣永久法”。另一塊由《武力攻擊事態法修正案》《重要影響事態法案》《自衛隊法修正案》等10個修正法組成,統一包裝成《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

    一系列安保法案的核心是解禁集體自衛權后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事關日本戰后70年來安保政策的重大轉折,因與和平憲法有關“不得行使集體自衛權”精神存在內在沖突,法案本身在法理邏輯上存在重大缺陷。為更好的理解法案,不妨從法案中新提出的三個關鍵的“事態”概念入手。這三個新的“事態”某種程度都與中國相關。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相關專題

    編輯推薦

    1. 安倍將與普京第13次會晤
    2. 五萬日本市民舉行護憲集會
    3. 日歐將加速自由貿易談判
    4. 安倍赴地震災區視察災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聞

    1. 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
    2. 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
    3. 奧巴馬將訪問廣島奧巴馬將訪問廣島
    4. 日本外交新動向日本外交新動向

    軍事瞭望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