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日語考試一站通>>松永老師講語法

    松永老師講日語:中日擬聲擬態詞對比【2】

    2015年09月23日10:1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最新推出“松永老師講日語”系列文章,每期將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日語教師松永老師為大家講解日語語法、分析日語詞匯的用法區別等日語學習的內容。本期一起來看看中日擬聲擬態詞有什么不同。

    中文按音節將擬聲擬態詞分為了以下幾類。據李鏡兒*200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雙音節擬聲詞,例如“叭叭、吧唧、嚓嚓、啵啵、喳喳、嗤嗤、嘎巴”等占擬聲擬態詞總數的38%,四音節擬聲詞,例如“畢畢剝剝、嘟嘟囔囔、叮叮當當”等占28%。四音節擬聲詞又可以分為ABAB型 (如:叮叮當當)、ABBB型(如:嘩啦啦啦)、ABCB型 (如:劈通撲通)、ABCD型(如:乒呤乓啷)以及A里AB型(如:糊里糊涂)等多個種類。此外,根據聲音的特征,擬聲擬態詞還可以歸納出許多由摩擦產生的聲音,例如塞音(叭、噠、嘎、啪、通等,占32%)、擦音(呼、轟、唰、嘶、鏘等,占 22.6%)、塞擦音(喳、嚓、噼、刺、噌等,占 12.5%)諸如此類的擬聲詞數量占到了全體的60%。 

    此外,中文擬聲擬態詞在表意上也有一些特征。例如,重疊詞一般表示聲音、動作的反復,或者用于聲響較大的場合;“n+鼻音”多表示物體與物體碰撞的聲音;“s”表示摩擦的狀態;“k”常用于形容硬度、光亮、尖銳的場合;而“l”則表示光滑,這與日語中“ら行”音節的含義色彩較為一致。與日語不同的是,日語里有很多可以表示事物柔軟(マ行)、堅硬(カ行)等不同靜態特征的輔音,而中文僅能表示兩種物體因接觸而產生的動態特征,例如“碰撞、爆裂、圓轉、摩擦”等。

    1. 分享到:
    2. (責編:陳思、陳建軍)

    相關專題

    編輯推薦

    1. 日本如何過中秋
    2. 日本白領早餐吃什么?
    3. 電影中的日本元素
    4. 日本文化中的羊元素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第二彈:日語繞口令第二彈:日語繞口令
    2. 高校日語專業優勢解讀高校日語專業優勢解讀
    3. 日本留學指南與攻略日本留學指南與攻略
    4. 中日時事用語集錦中日時事用語集錦

    日語加油站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