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時政

    日本評論:新安保法,安倍的悖論【2】

    2015年09月29日08:08  來源:京華時報

    安倍之愿,非日本民眾所想;安倍所想,背日本民眾所愿。在新安保法醞釀和出臺過程中,安倍及自民黨的解釋和答辯,暗布陷阱,暗設圈套,暗藏殺機,不乏矛盾、敷衍和搪塞,更充斥著悖亂、悖逆和悖論。
    原標題:新安保法,安倍的悖論

    2015年09月28日 20:00:43來源:京華時報

    偏離正常的怪心態

    安倍政權無視周邊國家情感,與地區精神格格不入,他的眼里似乎只有美國。

    解禁集體自衛權也好,轉變“專守防衛”的國策也罷,安倍無非是想把日本變成所謂“正常國家”。但事實上,在新安保法出臺前的幾十年里,并沒有人把日本視作“不正常國家”,并沒有人因為日本是戰敗國而放棄與日本的國際合作,相反,戰后日本全力發展經濟的那段奮斗史常被外界尊重、推崇、借鑒和套用。

    一個在軍事上安于自衛規模、一個一心致力經濟發展、一個把民眾意愿置于政治派別意愿之上、一個放平心態正視歷史的日本,不僅“正!,而且更能獲得尊重和認可,進而爭取到更廣泛的合作。

    比較日本和德國會發現,戰后的德國,至少有兩點是日本始終沒有做到的,一是德國對歷史保持清醒記憶,正視道義上和政治上的歷史責任;二是德國已完全融入歐洲,成為歐洲的德國,德國的一切軍事行動都在歐盟、北約或聯合國的框架下進行。

    遺憾的是,安倍政權無視周邊國家情感,與地區精神格格不入,他的眼里似乎只有美國,認為只要迎合美國,日本就會獲得長足的安全保障。

    但事實是,二戰后70年,美國是唯一一個發動五場戰爭的國家,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新千年后,美國在歐洲的一些傳統伙伴在戰爭議題上與美國漸行漸遠,在這種情形下,美國自然需要尋找新的伙伴。因此,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對美國而言,是有現實利益的,由日本來充當美國在亞太的幫手,服務于美國的全球戰略,這是一筆包賺不賠的買賣。

    一些日本媒體尖銳地指出,新安保法施行后的日美軍事聯動會更加密切,安保法和日美新版防衛合作指針將牢牢捆綁,一旦美國與另一個國家發生沖突,美國或將指示日本負責后勤,或將指揮日本配合出兵,甚至可以讓日本先于美國打擊別國。

    在安倍等人的內心世界,綁在美國戰車上的日本,就“正!绷。

    愚弄選民的小伎倆

    選民的意愿可以在選舉中決定立法機構的席位分配,然而,壓倒性民意并不能阻止安倍的一意孤行。

    從安保法案遞交國會,到最終獲得通過,整個過程不僅充滿怪誕,更是對日本民主的一次重大打擊。

    《朝日新聞》在參議院表決前兩天進行的民調顯示,七成受訪者反對在本屆國會內通過安保相關法案。安保法通過后,《朝日新聞》民調再次顯示支持安保法的民眾比例只有26%。

    選民的意愿可以在選舉中決定立法機構的席位分配,然而,壓倒性民意并不能阻止安倍的一意孤行,控制席位的黨派、幫派可以輕易做出違背國民意愿的國家抉擇,安倍可以改變憲法解釋,變相修憲,突破立憲主義底線,逍遙于憲法之上,日本民主的悖亂和局限一覽無遺。

    所有這一切,今天看來,恐怕是在安倍競選首相時就有所安排。日本前駐聯合國大使、經濟學家谷口誠今夏在北京與記者的一次交談中曾表達這樣的觀點:安倍2012年上臺前,就在放虛箭,用經濟牌掩飾政治牌,先用經濟牌籠絡人心,后靠議席優勢坐實政治野心。所謂“安倍經濟學”,無非是他用來拉升支持率的小伎倆。

    在3年前的競選期間,安倍拋出“經濟優先”的口號,上臺后又著重鼓吹“安倍經濟學”中的“三支箭”,即金融之箭、財政之箭、民間投資之箭。而去年底到今年,穆迪、惠譽、標準普爾相繼下調日本的國債評級和主權信用評級,證明“三支箭”無一中靶。安倍或許不在乎,因為“經濟優先”只是個籌集政治資本的幌子,“安保優先”才是最終目的。

    新安保法的通過和“三支箭”的失效,使安倍的支持率驟跌。幾天前,安倍再一次打出經濟牌,拋出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能吸引選民的“新三箭”,即提振經濟之箭、鼓勵生育之箭和社會保障之箭,試圖以此挽回部分因安保法而流失的支持率。

    然而,“新三箭”或許是又一個粗糙的政治忽悠。其中,提振經濟計劃缺少時間表,鼓勵生育政策毫無新意,社會保障改革未及根本。在熔煉經濟政策時,安倍全然沒有制定安保法案那么“用心”。

    欺騙歷史的政治秀

    在修改“和平憲法”、拋棄“專守防衛”,追求“用武自由”的道路上,安倍與岸信介如出一轍。

    安保法案獲得通過后,日本迎來由多個公共假期組成的“白銀周”。安倍借“白銀周”頻頻出鏡,秀夫妻恩愛,秀球場風采,還為自己慶祝生日,慶祝第二次出任首相滿一千天。在這些場合,他沒有再提安保法。

    不過,本月22日,即安保法剛剛通過后,安倍就跑到靜岡縣小山町,給自己的外祖父岸信介掃起墓來。掃墓時,安倍向岸信介匯報:“保障民眾生命、保障和平生活的法律已經得到完善!

    岸信介,日本侵華時期操控偽滿政府的五大頭目之一,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定為甲級戰犯入獄,1952年僥幸獲釋,1957年至1960年擔任日本首相。他是戰后日本右翼保守勢力的守護者,是《日美安保條約》的制訂者,是日美同盟的最強鼓吹者,他曾企圖直接修改“和平憲法”但沒有成功,他本人最終也因為《日美安保條約》掀起日本戰后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安保斗爭”而下臺。

    安倍與岸信介,不僅有血緣上的繼承,更有政治基因上的傳承。在修改“和平憲法”、拋棄“專守防衛”,追求“用武自由”的道路上,安倍與岸信介如出一轍。在戰術上,安倍更勝一籌,采取步步推進的策略,先解禁集體自衛權,架空憲法第九條,再作修憲打算。

    有意思的是,安倍從來沒有公開祭掃過同樣赫赫有名的祖父安倍寬。安倍寬在日本政壇中的名聲絲毫不亞于岸信介,他是敢于直接批評東條英機、批駁軍國主義的著名和平主義政治家,是奔走在民眾間宣傳反戰口號、傳遞和平主義的使者,連岸信介也評價這位親家為“大津圣人”。

    只不過,安倍出生前,安倍寬就已去世。也許是沒有感情,也許是刻意回避,安倍出道后,從未提及自己的祖父,連日本媒體也很少報道安倍寬。

    在祖父和外祖父迥然不同的政治遺產面前,安倍放棄了和平主義。

    岸信介和安倍這對爺孫,一個打造了《日美安保條約》,一個正在徹底推翻“和平憲法”的道路上恣意狂奔。二人恰好可以濃縮為日本政治生態的典型縮影,一邊撬動著避免卷入戰爭的內生性保險機制,一邊威脅著戰后70年形成的民主體制與和平主義,給日本政治前景蒙上一層厚厚的陰霾。

    (文/凌朔)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安倍將與普京第13次會晤
    2. 五萬日本市民舉行護憲集會
    3. 日歐將加速自由貿易談判
    4. 安倍赴地震災區視察災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聞

    1. 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
    2. 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
    3. 奧巴馬將訪問廣島奧巴馬將訪問廣島
    4. 日本外交新動向日本外交新動向

    軍事瞭望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