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日本車企失去在華領先優勢 市場份額降至15%

    2013年11月24日13:26  來源:環球網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21日消息稱,雖然全球汽車市場深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但中國需求一直處于擴張狀態,在其后的五年時間里,占據了汽車行業總體增長的三分之一。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21日消息稱,雖然全球汽車市場深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但中國需求一直處于擴張狀態,在其后的五年時間里,占據了汽車行業總體增長的三分之一。報道認為,日本豐田和本田汽車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降低增長率,時機不佳。

    據艾睿鉑(AlixPartners)汽車咨詢公司,去年在中國地區,轎車和小型貨車的年銷量上漲兩倍多,達到1,860萬輛,占據世界第一。而在美國和西歐地區,分別只有9%至14%,比危機前的最高銷售比率偏低;在日本地區,也只相當于其2007年水平。同時,美國前任汽車總經理和北京工業顧問比爾 魯索(Bill Russo)也表示,“中國汽車銷量并未真正下跌。在2009-2010年,中國在世界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快速增長!

    然而,豐田和本田汽車公司并未趕上這個好時機。日本三大汽車公司(包括日產在內)去年上半年在中國的市場總份額超過了25%,而今年同期相比卻下降至15%。對此,豐田和本田辯護稱,日本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很容易成為靶子,特別是在中日兩國政治關系緊張的時候。日產CEO卡洛斯 戈恩(Carlos Ghosn)11月初公布上半年銷售業績時也表示,由于中日兩國出現沖突,公司汽車銷量迅速下降了50%。但報道指出,也有日本汽車公司總經理承認,之前地緣政治沖突并未嚴重影響產量,事情卻發展到如此地步確實讓人吃驚。

    不少分析師認為,近年來豐田和本田在中國銷量不佳,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日兩國之間發生地緣政治沖突,而是由其他多種原因造成,如工廠擴充不足、本地化水平低和其他在中日關系緊張之前出現的戰略失誤等等。艾睿鉑公司駐上海的常務董事伊沃 羅曼(Ivo Naumann)表示,“日本人對汽車市場很悲觀。他們只是江郎才盡,沒有能力去滿足市場需求!彼指出,特別是豐田汽車公司,大大低估了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此外《金融時報》還認為,2010年發生的一系列罷工事件已表明中國不具備廉價勞動力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中國華南地區的日本汽車公司。

    但是一些分析師表示,盡管如今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但仍然相信豐田和本田吸取教訓之后會東山再起。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汽車分析師吉田龍夫(Tatsuo Yoshida)也表示,多年來,豐田和本田因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無法生產更多汽車,如果他們能意識到這一點,最終會彌補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不足。

    1. 分享到:
    2. (責編:張靖、許永新)

    編輯推薦

    1. 車展花絮:動漫車模
    2. 第43屆東京車展
    3. 商社海外醫療業務中的價值
    4. 日本醫療行業走出國門
    5. 日產推電動汽車租賃服務
    6. 東交所開設晚間交易市場
    7. 日本游戲產業怪相
    8. 設立農戶收入保險制度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豐田瞄準中國環保車市場豐田瞄準中國環保車市場
    2. 日產推超級3E眼鏡 日產推超級3E眼鏡
    3. 安倍經濟學遭質疑安倍經濟學遭質疑
    4. 日本部分藥物開放網售日本部分藥物開放網售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