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日本制造業,沒當成蘋果也沒當成鴻海(上)【3】

    2014年03月31日13:12  來源:人民網

    與半導體一樣,在電子產品領域,日本企業也執著于設計與制造的垂直整合,但最終的結果是既沒有當成蘋果,也沒能成為鴻海。這恐怕就是日本電子產業的現狀。
    原標題:日本制造業,沒當成蘋果也沒當成鴻海(上)

    日本企業的利潤一般較低。而且沒有提高利潤的動機。龐大的利潤甚至曾經與經營水平差掛鉤。原因是企業要為這些利潤繳納大筆稅金。既然股東(=主銀行+其他同行業企業)不會因為利潤低而離去,公司里自然容易存在一些低利潤業務和虧損業務。

    日本企業容許低利潤部門存在的特點或許為垂直整合的維系提供了土壤。即便是虧損的制造部門,只要還在供應產品,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銷售額,也就會創造就業。而把工廠賣掉的話,銀行貸款的抵押就會減少。

    利用少量的資產獲取大量利潤,提高資產效率。EMS的盈利模式與泡沫破滅前日本企業的經營模式相去甚遠。

    EMS更有利于制造技術人員體現價值

    在垂直整合設計與制造的企業中,受到重視的大多是設計部門。新產品上市時,企業向客戶宣傳的重點是“這是一款怎樣的產品”!叭绾沃圃飚a品”與客戶無關。

    而EMS則是通過宣傳“如何制造產品”贏得客戶的。在EMS企業,制造人員才是公司的主角[稻垣,《EMS戰略》,p.82]。對制造業的技術人員而言,與垂直整合企業相比,EMS或許更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這不僅是EMS,也是設計與制造分工的一大優勢。

    即便是對于日本企業,這種優勢也有意義。日本企業執著于“制造業”,一直宣稱與設計相比,自己更擅長制造。既然如此,那就應該有日本企業選擇從事EMS和代工業務。因為這些業務能為制造技術人員提供更廣闊的的舞臺。然而,日本的電子企業卻沒有選擇這條道路。(作者:西村吉雄,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糧食自給率39%
    2. 索尼高額售樓
    3. 中華總商會15周年
    4. 日本清酒耀京城
    5. Roadster誕生25周年
    6. 豐田T-Connect導航器
    7. Swift RS-DJE日本上市
    8. 雷克薩斯力克奔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
    2. 雷克薩斯NX雷克薩斯NX
    3. 本田摩托車VTR-F本田摩托車VTR-F
    4. 豐田能成汽車業的蘋果?豐田能成汽車業的蘋果?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