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日本的“乒乓情緣”【3】

    2014年05月06日08:04  來源:工人日報

    日本乒乓球至今未能找回當年的雄風,但乒乓球這個運動項目依然在日本民眾心中享有獨特的地位。
    原標題:日本的“乒乓情緣”

      中日也有“乒乓外交”

    說起“乒乓外交”,在幾乎所有國人的印象中,都指的是1971年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事件。然而,作為這次“小球推動大球”創舉的“見證者”之一(在日本名古屋第31屆世乒賽上,中國向美國發出邀請),日本與中國之間的“乒乓外交”發生得更早,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日本乒乓球在20世紀50年代的成功使得他們在亞洲范圍內幾無對手,而當時的中國乒乓球還正默默無聞。1956年,中國派代表團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23屆世乒賽,這不但是中日兩國民間體育交流的開端,也是中國乒乓球首次走上國際舞臺。1961年第26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比賽期間,周恩來總理還專門宴請日本選手。從那以后,中日乒壇交流愈發頻繁,中國曾多次邀請日本乒乓球運動員訪華,并積極學習日本人發明的弧圈球技術,以松崎君代為代表的一批日本乒壇名將在當時的中國也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1964年東京奧運會后,日本體育發展重心由競技體育向群眾體育傾斜,受此影響以及通過國際交往,乒乓球各種打法的互取長短,此消彼長間,中國乒乓球開始逐步超越日本,確立了自己在亞洲乃至世界乒壇的統治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眾多中國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及教練員前往日本,同時,日本也有大批運動員來到中國接受培訓。以“瓷娃娃”福原愛為代表的“日本出生,中國制造”,逐漸成為日本乒乓球界公認的一條快速高效的成長之路。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婦女的西瓜雕刻
    2. 看不慣的日本時尚
    3. 日本暴力女優肉搏
    4. 日本辦公室變“海灘”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臺風“夏浪”橫掃日本臺風“夏浪”橫掃日本
    2. 移軸鏡頭下的壓縮東京移軸鏡頭下的壓縮東京
    3. 日本商店的“過剩服務”日本商店的“過剩服務”
    4. 日紀念原子彈轟炸69周年日紀念原子彈轟炸69周年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