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中日青年的差異 沒有想象中那么大【2】

    2014年08月27日13: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蟻族》一書于2010年9月由日本勉誠出版社出版,譯者是日本著名中國問題學者關根謙教授,他1951年出生于日本福島縣,現為日本慶應大學文學部部長。
    原標題:中日青年的差異 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從“蟻族”生發出的這些中日青年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個同樣見證了全球化和網絡化大潮興起并席卷各個國家的年輕人,時代的共性問題正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之間同步浮現。這提醒我們,觀察兩國關系,不僅僅要用國家和民族的眼光,時代的眼光也同樣重要。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巨變,使得我們的青年具有以往任何一代中國青年不曾有過的成長經歷,我們的青年由此在時間縱軸上完全迥異于之前的青年,但同時,全球化和網絡化又使不同國家的青年具有了橫向空間上的普遍聯系。

    如今的中日青年,都是更為關注個體發展的一代,并面臨著諸多相似的問題,這對于兩國青年的交往,顯然存在著強大的“共情”基礎。今天,強大的互聯網和全球化浪潮,正將流行文化打造成全世界青年的共同喜好,日本的動漫,中國的微信,已經跨越國家的邊界,成為兩國青年共同的成長背景。盡管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但這些因素卻是過去任何時代從未有過的。

    當前,中日青年對彼此缺乏開闊的視野和必要的認知,對雙方歷史的了解程度也存在明顯差異。但若暫時超越國家和歷史的因素,而以時代的眼光來看,兩國青年之間的差異,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此,在中日青年交往方面,我們不妨可以嘗試用“時代”的眼光,來打造中日關系未來發展的“共情”基礎?梢灶A見,在這個“流動時代”,雙方所擁有的“共情”能力,在應對青年國際交往乃至不同階層青年之間達成共識的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歷史和事實已經昭示我們:中日兩國青年承擔著各自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若不能把控民族情緒,而長期對立,必然兩敗俱傷。因此,中日兩國民眾,尤其是青年應對兩國未來充滿信心,加強交流意愿,增強“共情能力”,將中日關系引向未來。(廉思)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鄧小平訪日珍貴圖像資料
    2. 百元店最劃算5款商品
    3. 最愿意拿來招待客人的食物
    4. 犯困≠睡眠不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女排大獎賽日本獲亞軍女排大獎賽日本獲亞軍
    2. 9歲童星濃妝似32歲大媽9歲童星濃妝似32歲大媽
    3. 日本名人參與冰桶挑戰日本名人參與冰桶挑戰
    4. 令日本人苦笑的漢字紋身令日本人苦笑的漢字紋身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