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日本諾獎“井噴”背后 國家制訂宏偉奪獎計劃【3】

    2014年10月17日07:58  來源:環球網

    10月7日,日本(日籍或日裔)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藍光LED”的研究,榮獲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至此,共有22名日本人(包括兩名日裔美國人)載入諾貝爾獎的史冊。
    原標題:日本諾獎“井噴”背后 國家制訂宏偉奪獎計劃

    1995年,日本提出將“科學技術創造立國”作為基本國策,重視基礎科學研究、開發基礎技術。2001年,日本出臺《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要在21世紀頭50年里培養30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份計劃提出了幾個重點方向:基礎研究、與國家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課題、新領域的跨學科融合。與此相配套,在經費投入、人才培養、公共研究平臺建設、產學研聯合等方面都提出了改革方向。據說200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白川英樹負責這一計劃,但計劃未提出更具體措施。

    對此,2001年取得諾貝爾獎的日本化學家野依良治表示“簡直可笑”,日本輿論也對這樣“設定數值目標”的做法有意見。但面對各種批評,日本政府仍堅持這一目標,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設立了“研究聯絡中心”,其職能是做游說工作,包括向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基金會人員提供一切費用全包的赴日旅行。英國《衛報》評論稱,在寧靜的學術界,日本的這種“直率”史無前例,也讓斯堪的納維亞人憤怒!八梢员豢醋鲋С謨蓢萍己献鳠o傷大雅的提議”,“但反映出日本對其“模仿者”的國際形象是多么焦慮,正是這種不安導致日本政府做出一個極不尋常的承諾!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提出這一目標旨在傳遞以下信息:一、政府將更重視和扶持基礎學科,特別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性研究;二、研究機構的科技交流與成果推出應更加國際化,以獲得國際承認為重要目標之一;三、從整體上看,日本必須確保在主流學科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而諾獎顯然是重要指標。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學者盧昊對《環球時報》說,對于日本而言,諾獎榮譽不僅代表學術認可,更可以轉化為國家軟實力,因此政府希望推動更多的精英研究者和文化人“中獎”,以抬升日本的國際形象,使日本“顯得更酷”,其未來國運走勢更值得外界信賴。在日本學術研究界,不少人并不認為諾獎是衡量個人成就的唯一標準或最高標準,但對于輿論和媒體而言,需要這樣一個簡單而顯眼的“指標”。在當前日本經濟處于復蘇期的背景下,日本人更渴望能得到世界認可的“英雄”來提振精神,這種對于諾獎的渴望乃至“迷戀”,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鼓掌聲中有隱憂

    對于日本科學家的成功,《日本經濟新聞》提到,研究的國際化是日本研究人員“更容易被認可”的關鍵。自然科學類獲獎者普遍有在歐美學習或工作的經驗!氨M管很多日本研究人員英語很差,但在實驗室里,科研是國際通用語言”。2012年山中伸彌獲諾獎時,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在美國,日本研究人員因嚴謹和注重細節聞名,只要在原創性上閃耀火花,就容易獲得研究界和輿論的關注。

    不過,大師究竟是“培養”出來的還是“放養”出來的,一直是爭議話題,日本經驗似乎也很難得出一個絕對的結論。在獲獎成果中,既有受市場實用化需要推動產生的技術,也有研究員“坐冷板凳”多年修成的基礎研究理論。但很多獲獎者的個人經歷有一些共性,那就是在繼承了日本民族特有的“專心執著”之外,還有一股挑戰常識、“一意孤行”的勇氣。

    自稱“荒野里孤獨前行者”的赤崎勇在決定開發藍色LED時,同行普遍認為只有硒化鋅是最佳選擇,但赤崎堅信,氮化鎵比硒化鋅穩定。在1956年召開的半導體國際學術會議上,赤崎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沒有得到任何反響。他堅持研究,終于在1960年成功研發出高品質的晶體。中村修二則坦言當年是“憤怒”令自己在學術道路上堅持下去。當時,中村為企業開發了一些產品,但并不暢銷,遭到內部批評。他索性立志做一些“沒有人做過的研究”。在經歷了500多次的反復失敗后,終于制成了氮化鎵的結晶薄膜成長裝置。山中伸彌則是在發現自己無法“成為一名成功的整形醫生”后,選擇了學術之路,并且經歷了因科研經費短缺而差點得憂郁癥、靠跑馬拉松募款等種種艱辛。

    在一片祝賀聲中,也不乏對日本科研體制的批評。中村修二就在獲獎記者會上批評“日本(學術研究領域)沒有自由”,說他離開日本去美國就是因為覺得母國的創新環境令人窒息!斑@里(美國)的研究者更自由,有更多空間,只要努力,大家都有機會”,中村說,“而日本存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歧視,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中村修二還提到日本缺乏對科研人員進行個人激勵的問題。當年,他發明高亮度藍光LED技術后,日亞便以公司的名義申請了專利,并開始大量生產出售藍色發光二極管,賺得盆滿缽滿,但中村本人只得到2萬日元的獎勵。一怒之下,他就專利權歸屬將日亞告上法庭。

    《日本時報》稱,在日本媒體對三名日本出生的人同時獲諾獎而狂喜時,中村修二潑了一盆冷水。文章承認,直到今天,日本企業仍不情愿在研發上承擔更多風險或補償員工的知識產權,導致產生下一個偉大發明的動力不足。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日本社會有崇尚科技的氛圍,科研環境也相對寬松。記者詢問過多所日本大學的教職人員,未聽說有將論文納入考核的要求。大學里,教授更看重學術成就而非行政職務。但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邢予青告訴記者,日本大學講究論資排輩,科研競爭并不激烈,對優秀人才的激勵也不到位,“我敢打賭,山中伸彌在大學拿的薪水未必比同校的老教授多!

    《朝日新聞》稱,此次獲獎3人研究成果產生于上世紀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期。但從2000年開始,日本科研經費投入無明顯增長。目前,全日本攻讀博士的人數較2003年巔峰期減少15%。日本文部科學省2013年4月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與2001年的統計結果相比,愿意進行“長期研究”和“開創全新領域之挑戰性研究”的人數減少,而希望“在短期內獲得成果”和追逐“眼前流行之研究趨勢”的人數增加。該報評論稱,應以這次獲獎為契機,從10至20年長期視角考慮日本的科技政策。

    1. 分享到:
    2. (責編:袁蒙、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看日本大商場如何留住顧客
    2. 日本奇裝異服迎iPhone6
    3. 錦織圭的傳奇背后
    4. QS世界大學排行榜出爐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船梨精”弟弟登場“船梨精”弟弟登場
    2. 潮模柴犬代言男裝潮模柴犬代言男裝
    3. 19號超強臺風登陸九州 19號超強臺風登陸九州
    4. 東京人睡眠時間世界最短東京人睡眠時間世界最短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