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時政

    日媒:日本和德國存在很大差距 應向德國學習【2】

    2015年01月19日16:12  來源:中國僑網

    日本媒體19日刊文,指出70年前二戰結束之后不久,經濟迅速崛起的日本和德國,現在似乎存在很大差距。
    原標題:日媒:日本和德國存在很大差距 應向德國學習

    文章還指出,在工會實力強大的德國,包括社會保險負擔在內,高昂的人工費和解雇限制阻礙了改革。

    在此背景下,2003年時任總理格哈特·施羅德著手實施結構改革。施羅德縮短失業保險的給付時間、要求患者承擔健康保險費,并控制了養老金給付額的增加。此外還放寬擁有不到10位員工的小企業的解雇限制。

    由于社會保險負擔減輕,解雇也變得容易,企業擴大了招聘規模。失業率從05年夏季的11%左右下降至5%左右。得益于稅收增加和社會保障改革,財政收支也出現改善。

    施羅德政權還取消股票出售收益的法人稅。這樣一來企業易于實施并購和重組,能更好地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文章稱,同一時期日本小泉純一郎政權開始討論勞動力流動化對策等改革。日本的國際基督大學客座教授八代尚宏指出“日德的不同之處在于,德國一直在切實推行改革,而日本僅僅喊了改革口號就不了了之”。

    文章認為,因推行嚴厲的改革而遭到厭惡的施羅德在選舉中敗給默克爾。但是正是受勞動者支持的左派政權才能夠推行上述一系列改革。與之相對,日本的民主黨政權則無意實施不受工會等歡迎的改革。

    默克爾政權繼承前任者的路線。默克爾增加相當于日本消費稅的附加值稅,減少法人稅。其目的是改善財政狀況和強化企業的競爭力。

    文章分析,雖然在施羅德政權之前,德國的改革停滯不前,但是企業和政治家卻在沒有大幅拖延的情況下解決了困難的課題。重視“競爭”和“市場機能”的思想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是基于凱爾斯主義貫徹總需求管理、推遲改革的日本與德國的不同之處。

    日本方面,安倍晉三政權的提出“地方振興”和減少法人稅無疑有助于激活經濟。不過,對于制定新的解雇規則等勞動力流動化對策則缺乏熱情。此外政府對企業的干涉進一步增多,例如要求企業加薪等。

    在難以達成財政赤字削減目標的情況下,日本再次在補正預算案中加入經濟刺激政策。關于財政健全化的社會保障改革方面,除了控制公共養老金給付額的漲幅外,日本再次推遲實施給根本性改革。厚生勞動省匯總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方面也以確保財源為主要目標,控制醫療費成為其次目標。(中新網1月19日電)

    1. 分享到:
    2. (責編:周欣一、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安倍將與普京第13次會晤
    2. 五萬日本市民舉行護憲集會
    3. 日歐將加速自由貿易談判
    4. 安倍赴地震災區視察災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聞

    1. 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
    2. 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
    3. 奧巴馬將訪問廣島奧巴馬將訪問廣島
    4. 日本外交新動向日本外交新動向

    軍事瞭望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