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楊紅旭:我國樓市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2014年06月16日08:17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日本泡沫的生成與破滅,在全球房地產泡沫史上非常具有典型性。
    原標題:楊紅旭:我國樓市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近幾年,每當房地產市場降溫之際,樓市“泡沫論”、“崩盤論”便大行其道,今年尤甚。許多人動輒拿國外泡沫及破滅的經驗,來論證中國樓市泡沫之大,描繪未來崩盤之慘。其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與房地產市場所處階段,與國外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不宜簡單對比。為了讓大家更多了解國外情況,筆者將通過系列文章形式,解析國外典型房地產泡沫的生成與破滅,系列之一先談日本。

    最后一次大漲才是泡沫

    二戰之后,日本經濟在廢墟上迅猛發展。經濟起飛后,日本地價和房價保持較高漲速。日本不動產研究所數據表明,從1960年至1990年的30年里,日本六大城市地價上漲了56.1倍。地價帶動房價上漲,地價漲幅高過房價(中國2003年后中國亦如此)。30年間,地價飆升了三次。第一次,1961年前后以工業用地地價上漲為帶頭,最高的年漲幅為53%。第二次,1972年田中角榮發表了著名的《日本列島改造論》,政府采取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結果引起搶購土地風潮,1973年出現地價、房價、物價(還有石油危機的因素)皆大漲,六大城市地價上漲38%,住宅用地價格上漲更顯著;前兩次地價大漲后,并沒出現持續大跌,但第三次大漲結局卻迥然不同。

    從1985年開始,土地價格進入加速上升時期,雖然單個年份的漲幅并未超過前兩次的最高值,卻是持續大漲時間最久的一次。1986年-1989年,持續保持20%以上的漲幅。1991年相比1985年,六大城市的土地價格指數上漲超2倍。1990年日本土地資產總額相當于同期日本GDP的3.69倍,占到國家財富總額的約70%,是美國土地資產總額的4倍,而同期美國土地資產總額僅占國家財富總額的25%。

    1961年、1973年和1990年,是地價漲幅的三個峰值。前兩次地價大漲,因為有經濟面與需求面支撐,所以沒形成泡沫,而第三次則不同。從經濟增幅看,前兩次處于8%以上的經濟高增長時期。1974年開始,日本經濟告別高增長,步入中低增長,增速低于5%。從城鎮化進程看,1974年城鎮化率達到74.9%時,日本住宅建設量達第一個高峰(1987年再創歷史新高)。前兩次地價大漲,城鎮化率不算太高,其中1961年時城鎮化率尚低于70%。從住房飽和度看,1968年日本戶均住房套數首次超過1,意味著告別住宅短缺時代,而之前的兩次地價大漲,皆處于住宅需求旺盛時期。第三次地價大漲,則脫離了自住需求的有效支撐,形成大泡沫。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糧食自給率39%
    2. 索尼高額售樓
    3. 中華總商會15周年
    4. 日本清酒耀京城
    5. Roadster誕生25周年
    6. 豐田T-Connect導航器
    7. Swift RS-DJE日本上市
    8. 雷克薩斯力克奔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日本經濟東邊日出西邊雨
    2. 雷克薩斯NX雷克薩斯NX
    3. 本田摩托車VTR-F本田摩托車VTR-F
    4. 豐田能成汽車業的蘋果?豐田能成汽車業的蘋果?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