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tt>
  • <li id="uuuuu"><table id="uuuuu"></table></li>
  • <tt id="uuuuu"></tt>
    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系列紀錄片《日本人·中國夢》之四

    真誠面對“戰爭記憶”的日本學者——山口直樹(采訪文字版)【7】

    2014年01月13日11:00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山口直樹收獲了100次交流會,是什么支撐著他走到今天,他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 日本為什么不重視研究型留學人才呢?

    山口直樹: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與研究型留學人才相比,更重要的支配思潮是“脫亞入歐”。因此“對于日本人來說,在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大學學習是沒有價值的”。即使在現在,這種思想依然左右著日本學生的留學選擇。

    因此,在明治時期,日本最早向歐洲派遣留學生。當時,亞洲的很多國家被歐洲國家占領,相繼淪為殖民地。當時日本人認為歐洲文明很了不起,一定不能被占領。在這種危機意識下,日本人認為應該首先了解歐洲,因此政府出資派遣留學生赴歐學習。同時,留學生們迅速學習歐洲制度,并將這些制度迅速導入日本學習。

    就像教育社會學家竹內洋指出的那樣,當時很多帝國大學的教授為了“鍍金”而赴歐留學。那時,留學歸國的帝國大學教授們的工作,只是將歐洲文獻翻譯成日文而已。竹內好指出的日本的文化孽根——“優等生文化”即是指此。日本最終成為對歐美卑躬屈膝、對亞洲倨傲輕慢的國家。以不卑不亢的態度,以平視目光對待歐亞,日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中華文明正在復興,并且是日本一衣帶水的鄰國。但是,在日本占據支配位置的依然是明治時代之后的“脫亞入歐”思想。日本有強烈的對華優越感,同時,并沒有冷靜地看待中國。這種狀況一直在持續。例如,日本永遠不缺少“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的書籍。日本人對中國的認識相當極端,因此很難培養出能準確認知中國的日本學者。

    日本面臨的問題是,該如何消除這種固有意識。如果要克服這一痼疾,就應該像明治維新時研究歐洲一樣,向中國輸送研究中國的人才。如果我是日本的領導人,就會以最快速度向中國派遣公費留學生,并推行學術政策,如在中國建立專業研究所等。用這種方式培養年輕的研究人才,深入研究“今后中國將往何處去”等問題,并進行深入分析。在二、三十年前,誰都不會想到中國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因此,我們需要盡早著手采取行動。

    【后記】

    決定學術交流會的主題?策劃、與演講者溝通、會場安排、通知幾百上千人、會議主持及準備資料……約兩周舉行一次。如此耗費精力的純粹的學術交流會,為何由無資金、無后盾,就連會場都沒有的“個人”獨立支撐呢?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山口先生對任何事都有“深挖”下去的態度。探究真相是一個研究者的必備素質,是由內至外噴薄而出的求知欲使然。他克服了種種困難,積極地進行著學術交流會。這不同于責任和義務,應該說,這是直面純粹的學術而激發出的能量。

    山口先生在對“滿鐵中央試驗所”的研究中,每天都要面對“戰爭記憶”。在學術交流會中,他致力于推動“思考中的中日友好”,并從正面解讀“戰爭記憶”。日本第一部怪獸電影《哥斯拉》是在戰爭和核彈爆炸的背景下誕生的。為了向不了解它們的中國年輕人介紹這部電影及核輻射的恐怖,山口先生進行了出差授課。有關戰爭的點點滴滴成為了“戰爭記憶”的內核,就像畫圓般相互關聯,將一個個個體卷入這個大圓,并構建出更廣博的學術網絡。當看到一個人的思想能夠影響到很多人,你就會意識到:信念與熱情是支撐學術的脊梁。

    【山口直樹速讀】

    ●籍貫 日本兵庫縣

    ●在華年限 10年

    ●最喜歡的中國食物 番茄火鍋

    ●最喜歡的地方(北京) 北京大學未名湖、五道口重慶菜館、家里

    ●通過住在中國的實際感受,對日本有何感想

    中國對日本的關注超乎日本的想象。在日本有很多看不到的事物,來到中國才認識到這一點。

    ●中國有但日本沒有的東西

    大學里的電視臺

    ●應該向中國人學習的地方

    愛護老人和孩子。孝道

    ●被中國(北京)吸引的理由?中國的魅力

    歷史遺產非常多。19世紀、20世紀、21世紀的建筑物并存。這讓我覺得果然北京是文化中心。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附近就像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讓我想起波士頓。

    【山口直樹簡歷】

    本科畢業于日本東北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當過私塾教師和報社記者。

    而后進入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學習,成為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

    2003年作為公費留學生來華留學,進入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攻讀博士課程。

    他的研究方向是從科學技術史與科學技術社會論的角度,從殖民地科學史研究的脈絡,研究“滿鐵中央試驗所”的歷史等。

    2008年1月設立北京日本人學術交流會,目前任負責人。(撰稿:金原瑞彌 編譯:潘坤)

    1. 分享到:
    2. (責編:潘坤、許永新)

    編輯推薦

    1. “疲憊”的日本人
    2. 要美白?吃這些!
    3. 日美爆笑差異
    4. 日本平民生活
    5. 日本殘忍捕鯨
    6. 14名二戰甲級戰犯
    7. 日本新年習俗
    8. 世界土豪行為盤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日本人奇怪睡姿日本人奇怪睡姿
    2. 日本史成高中必修日本史成高中必修
    3. 日本侵華奪寶圖日本侵華奪寶圖
    4. 參拜神社辭舊迎新參拜神社辭舊迎新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